剧照(4张)在中国西北的农村,住着一位善良、与世无争的孤单老人——邢老汉,整日与他相伴的是一条黄狗 开春不久,邻省遭了旱灾,大批灾民涌向平川地区 一天中午,一个30多岁蓬头垢面的女人来到邢老汉的门前讨饭 邢老汉先将两只小红薯给她,然后将那女人让进屋,笨手笨脚地为女人下面条 女人十分感激 女人收拾好锅台,竟倒在灶房睡着了,邢老汉怜悯地为她盖上一件衣服 第二天清晨,那女人收拾好几件破旧行装,准备离去,邢老汉关切地望着她,欲言又止 魏老汉见一贯未误过工的邢老汉没有套犁耕作,好奇地来到邢老汉家,弄清底细后,他大力劝说那女人留下来 不久后,在队长魏天贵和乡亲们撮合下,邢老汉和女人草草成亲 邢老汉总算圆了他的媳妇梦,变得精神抖擞,红光满面 女人带着报恩的心理,表现出母性的柔情,憔悴的面孔也渐渐丰润起来,但始终掩饰不住忧郁的情绪 邢老汉鼓足勇气要女人将她和孩子的户口迁来,女人终于哭着道出偷跑出来的原委 夏粮丰收,面对队上分的粮和钱,女人非常高兴 接到家里的来信,女人顿时一脸愁云 隔天,邢老汉要赶车进城拉三天砂子,女人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次日,老汉赶车上路,女人为他准备了三天吃不完的干粮 狗解人意,紧跟主人,被邢老汉吆喝回来 待邢老汉回来,女人已不见踪影,只是屋里比往日更整洁了 秋去冬来,女人始终未回,邢老汉的精神支柱倒了,只有黄狗的温顺能唤起他对女人的回忆 厄运不断,县里宣布:在三天内消灭所有的狗 邢老汉为不连累别人,将喂饱的狗送到工作组 冬季来临,满世界一片银白,在最寒冷的一天,人们发现邢老汉的屋顶上断绝了炊烟 谢添邢老汉斯琴高娃匡玉清(逃荒女)高保成魏老汉冯恩鹤魏天贵孟瑾马三婆刘洋天贵妻韦歧琴乔二卢春梅小虎妈王志洪聂队长高妍小雪李亚芹、毕立奎(制片主任)、祝士彬(制片主任)杨博、成志谷张贤亮谢晋周见新李准卢俊福、葛根荣金复载韦纯葆、韦晓芬谢军费兰馨颜碧君、高娣(化妆)贺娟娣李明德关树新高阿马训犬师程鹏、马宏伟拟音过敏指挥王永吉演奏上海音乐学院-恒通交响乐队演职员表参考资料邢老汉邢老汉演员谢添谢添配音-生产队的车把式,憨厚、老实、善良,与世无争,和狗相依为命一辈子,仅有一个为生活而所需要的最低要求,即能吃饱饭,想有个妻子,尽管如此,他仍被卷入到政治斗争中去,精神上痛苦而孤独 匡玉清(逃荒女)匡玉清(逃荒女)演员斯琴高娃斯琴高娃配音-从后山逃荒而来的讨饭女子,家里有两个孩子 饥饿难当的她在邢老汉家找到了可以吃饱的暂安之处,却宁愿被叫作”狗子它妈“也始终不肯说出自己的家乡、姓名,只在邢老汉和众人好心关怀时,才信任地说出自己的成分是“富农” 魏老汉魏老汉演员高保成高保成配音-生产队的饲养员,热情善良、风趣幽默,是邢老汉的老乡亲,关心邢老汉的生活,见他收留了逃荒女,便劝说女子留在此地,撮合二人成家 魏天贵魏天贵演员冯恩鹤冯恩鹤配音-生产队的队长,有同情心,关心群众,奉行“瞒上不瞒下” 然而,即使对上级的决定有怀疑,他还是真诚地执行着,劝说邢老汉把相依为命的狗交出来让队里处置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在宁夏拍外景时,谢添患感冒又转成肺炎,高烧39摄氏度,却仍要坚持拍戏 尽管导演谢晋坚持送他进医院治疗,但他等病情刚一缓和又吵着出院,并且自己签了保证书,证明如有意外与医院无关 在拍摄逃荒女子向邢老汉磕头求告一场戏时,斯琴高娃不停地把头磕向炕沿,把额头都磕肿了 此外,她一身讨饭婆的打扮“蒙”住了外景地的老百姓,竟在集市上要到了一些财物 该片的原著作者张贤亮也在片中客串了一个干部模样的龙套角色 为了拍摄老汉用好饭食为自己的狗饯行而通人性的狗却不肯吃的戏,训狗员事先把狗喂饱,以便在拍戏时它对美食毫不动心,但可能喂得太饱,狗在开拍后竟吐了,不得不重拍了好几次 获奖时间获奖奖项获奖方1994年第四届上海影评人奖永乐杯十佳影片《老人与狗》创作背景作家张贤亮自从与谢晋合作《牧马人》之后,一直想与其再度合作,他将自己后来写的小说全交给谢晋看,谢晋在这些小说中挑中了《刑老汉和狗的故事》 小说之所以打动谢晋,是因为它表现出了一种纯真的人的感情 谢晋认为作品从日常琐碎的生活现象中发现了一个重要而深刻的“社会性层面”并提到一个哲理的高度,主人公的“家庭悲剧”不是单纯的个人悲剧,而是打上时代烙印的社会悲剧 所以,在导演阐述中,他把剧组的最高任务定为“为人类更美好地活着,呐喊、奋斗”,要求全体人员在拍摄影片中人物的悲剧性命运时,不能站在冷眼旁观的位置,而是要将人道主义精神渗透到创作中,从而使观众思考,使观众能深切关注邢老汉的命运 拍摄过程1993年3月,该片拍摄正式开始 4月18日,在宁夏举行了开机仪式 到6月底,剧组已拍完所有外景镜头 该片是一部极其简单、朴实、形式上单纯,甚至有些令人感到单调的故事片,但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却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它的编导是朴素无华的,在该片中,不卖弄任何电影技巧就是谢晋“最大的蒙太奇” 影片的创作者们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极其巧妙地勾勒出“文革”后期那段天灾人祸相伴而来的时代特点,该片既是对“文革”期间倒行逆施的无情鞭挞,又是一首讴歌人类至情、讴歌人类美好心灵之曲 (《今日中国》杂志编辑、高级记者邹霆评)该片是谢晋又一部现实主义力作,保持了他直面人生、浓墨重彩刻画人物性格,细腻描绘和煽动人物感情的创作艺术风格,而情节更加淡化凝练,思想内涵更加深邃有力 (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所长姚国华评)该片没有借助人物的悲欢离合去刻意追求情节的戏剧性,而是采用淡化情节的散文结合平实叙述,镜头与镜头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也很少大的跳跃,却又不繁琐,影片的序幕、结尾,简练有力,既有塞外的荒漠感味,又符合多层次多视角的电影化村注,罗好地把环境特色和人物内心揉合在一起,真实、自然,意蕴独具 (《电影新作》原副主编边善基评)